当特斯拉以百万辆级销量成为全球主流车企之时,新能源汽车正在重塑中国汽车市场,动作缓慢的合资车企被打压,而自主车企手握全新资源成为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主流。
从销量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上升,很快就将超过燃油车,成为市场销量增长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却害惨了整个汽车市场!
用户刚刚购买了一款新能源汽车,换代车型没过几天就上市了,手上的汽车瞬间成为了落后一代的产品。
不管是合资车企还是燃油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多次迭代和升级所沉淀下来成熟和稳定,在新能源汽车面前被标签为落后和不思进取的代表。
从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车借助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了汽车产业的代表,汽车再也不是过去那样一成不变的冰冷机械产物,而是有语音交互、自动驾驶和持续升级等跨界能力。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本质上都是移动出行的工具,但两者的设计理念却千差万别,前者只是工具,后者却要承担更多的生活场景。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仅仅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从电动化到智能化,新技术几乎每天都在快速迭代,在带来全新用车体验的同时,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稳定性却被巨大的流量所淹没。
从产品本身到用户的使用和驾驶习惯,再到千差万别的使用环境和极端情况,产品的成熟度和质量的稳定性必定是一辆汽车最后的底线,而这却是新品频出的新能源汽车所无法突破的局限。
于是,用户在观望新车的同时吐槽旧车,一边是很快会有下一款新车型,另一边却是被标签千年不变的落后,这一左一右之间让整个汽车市场陷入了迷茫,销量不再增长,眼前都是价格战的苟且。
当我们不再把汽车当作是随时可以更换的玩物之时,回归汽车移动出行工具的本质,或许我们就能看到新能源汽车面对燃油车时的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动荡。
新能源汽车率先为广大用户所熟知的是其自燃意外事件,而随着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长,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动力电池的能量越来越高,而不管是碰撞、针刺和电控等意外事件,都会给这个能量体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汽车安全方面,对于燃油车而言,汽油这个能量体已经是无需考虑的范围,自燃事件也更多地来自老旧汽车的发动舱意外事件。
因为能量体不同和能量体的布局问题,不管是自燃的蔓延速度还是破坏程度,燃油车都要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也就难怪各大新能源车企时刻把动力电池安全放在嘴边。
从原材料、结构、制造过程、使用环境到质量管控,动力电池都是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键部件,然而,安全作为一辆汽车的基础如今却成为了最大的豪华。
对于家里有矿、有车库的汽车玩家而言,汽车安全或许不是首要的关注,但对于广大的搬砖人而言,汽车安全是底线,更是一切上层建筑的保障。
退一步来说,燃油车时代的沃尔沃将安全奉为品牌要素并受到全球用户的认可,而新能源车企中,谁又能在动力电池安全层面实现与沃尔沃同样的江湖地位。
在这之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风险就会长期笼罩在用户头上,让汽车市场陷入左右为难的发展境地。
自燃的不一定是新能源汽车,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新能源汽车;智驾汽车发生交通意外,率先跳出来的一定是关于自动驾驶技术安全和不足的剖析和追责。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自动驾驶技术功不可没,然而,号称全球智驾第一的特斯拉都长期在这个领域遭遇无数的挑战,包括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效果。
不管是摄像头和雷达等电气零部件在复杂环境和长期使用场景下的可靠性、整套智驾系统的逻辑设计,还是车主的安全教育、使用标准和监管政策,自动驾驶技术还远远未达到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
围绕智驾技术的口水战和剧情表演精彩得让人后怕,原来这仅仅是一个卖点,而不是一项功能。
虽然智驾的小蓝指示灯还不是行业标准,但这个小蓝灯或许已经成为广大道路参与者避之不及的危险陷阱。
在无人自动驾驶尚未达到商用化标准的背景下,已经有用户敢于让汽车自主行驶,自己在车上玩游戏,甚至逃离驾驶位,这不仅是用户胆大不要命,更是车企对相关功能启用条件的放任。
问题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车企和相关部门再不出手补救,爆发就只是时间问题!
新能源汽车让汽车行驶安全成为一件必须要大肆宣传的要事,最终成为了压倒用户对汽车信任的又一根稻草。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背景下,新品牌和新产品多得让人认不清也记不住,然而,我们却突然发现,特斯拉遥遥领先的百万辆级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规模,主要依靠的还是Model 3 和Model Y两款车型。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升级以月计算,换代以半年计算,而特斯拉却还没有完成真正的车型换代,它正在成为传统跨国车企那样的“落后”和“不思进取”。
新能源汽车以不计成本的投入,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盈利,它更像是一场资本游戏,而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这不是一两家车企的错误,而是整个市场背后的悲惨。
快速的升级和迭代,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新能源汽车在多个方面还处于落后的阶段,但或许它应该停下脚步缓一缓了。
新能源汽车害惨了整个汽车市场,要终结这个过程就得加速整个产业更惨烈的优胜劣汰。
一次又一次的大投入,后面却还有越来越快、停不下来的产品升级和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中实现了售价下调,却引发了惨烈的价格战,所有人都陷入了新能源汽车漩涡,动弹不得。
资源的过度投入和浪费,或许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经阶段,却引发了用户越来越浓烈的观望气氛,“售价还会不会下降”,“新产品会不会快来了”,让汽车市场陷入产能严重过剩的恶性循环。
新能源车企已经倒掉一大半了,汽车市场或许需要再消灭一半的车企,才能迎来晴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