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商动态 » 新能源汽车玩转“双车战略”

当前,在“卷”字当头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双车”战略再度浮出水面。近日,银河E8上市,其与极氪007属同平台产品;在类似的产品中,还有深蓝SL03与启源A07、星途星纪元ES与智界S7等相继落地……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产品不断增多,曾经为合资品牌广泛使用的“双车战略”在新能源汽车中再度上场,但与之前合资品牌两款车型相当的“双车战略”不同的是,此次“双车战略”广为自主品牌使用,同时两款产品具有一定的差距。那么,高低组合的“双车战略”有何利弊?在拓展产品覆盖面的同时,是否会阻碍相对低端产品的品牌发展?这一现象,正在引发行业热议。新能源“双车风”渐起

新能源汽车“双车战略”,正在悄然浮出水面。1月5日亮相的吉利银河E8,是银河系列的首款纯电产品,眼尖的消费者总能在其身上看到另外一款车的影子,那就是极氪007。

从性能上看,这两款车几乎是不折不扣的“孪生兄弟”,都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尽管级别不同,但尺寸基本相仿,轴距只差3mm,均支持800V快充技术。与上述“孪生兄弟”相似的“孪生姊妹”,还有星纪元ES与智界S7,两款车都采用了EOX平台,但在具体的配置方面拉开了差距。其中,星纪元ES全系标配了智能空气悬挂+CDC连续阻尼减震控制系统,还有全铝底盘+一体式压铸工艺,外加6活塞全铝卡钳。在续驶里程上,星纪元ES达到了900公里,智界S7达到800公里。

“‘双车战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工艺成本,能够效率较高地适应市场变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DP讲席教授薛旭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从市场角度看,如今的汽车市场趋向于新车型迭代速度加快,这给车企带来较大压力,“双车战略”大多是在同一平台下开发两款车型,但在续驶里程或配置上稍有差异,主打的是相近的细分市场。如果市场上有“孪生兄弟”般的两款车,在价位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购车时有可能看中其中的一款,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围绕用户需求作文章的出发点。

“双车战略”也有不同视角。“‘双车战略’对于细分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化因素。”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李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一汽-大众迈腾主打原汁原味德国设计,仅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加长;而上汽大众帕萨特设计则更有中国本土审美特色,看起来更高端大气。同样,一汽丰田卡罗拉走的是沉稳居家的外形风格,而广汽丰田雷凌则使用了美版卡罗拉的设计,并且还有XSE运动套件版本,造型动感较强,更吸引年轻用户。从销量来看,南北大众、两家丰田的“双车战略”在市场上较为成功。新能源汽车的“双车战略”更多出于竞争的考虑,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卷”到接近极限的情况下,销量很难特别突出,靠“孪生兄弟”叠加销量赢得市场或许是一种市场布局思路。

“孪生兄弟”有利有弊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对“双车战略”的看法不尽相同。“‘双车战略’有利的一面是效率高、成本低、投入少,如果市场反馈良好就会见效较快。”李明表示,在燃油车时代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是各车企实施“双车战略”的先决条件。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足够大且仍拥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车企才能以这种极低的成本在短时间内将新车数量扩大,抢占更多的细分市场,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如当时的大众、丰田等品牌通过“双车战略”去应对不同的市场,可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从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的“双车战略”则是希望在“卷”得更加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尽可能多抢占细分市场的份额。因此,如果车企在“双车战略”上能下功夫深入挖掘,细致打磨车型品质,突出差异化、个性化等要素,则有望取得市场成功。

“‘双车战略’的短板也较为明显,那就是差异化不明显,如果处理不好,就是双双失去市场份额。”薛旭认为,尽管车企希望“双车战略”中至少有一款产品畅销,但现在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竞争很激烈,除了高端车型较少之外,中端与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没有蓝海市场。因此,新能源汽车“双车战略”并不一定能奏效,也不一定都有胜算。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在智能化方面的配置,比拼的是差异化、个性化,“双车战略”尽管在外表上有一定差别,但核心性能太接近,让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有限,差异化、个性化并不突出,这是新能源汽车“双车战略”的短板所在。

“在很大程度上,‘双车战略’对于车企而言有相互‘保险’的意味,但是否能做到值得观察。”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像长安、吉利、奇瑞等车企本身就是多品牌战略,以“双车战略”的差异化车型去尝试占领市场,比单独开发两款新车型的成本要低,风险较小,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之间的差异化,也很容易导致同质化。能够利用相同的平台,共享零部件降低成本是其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双车战略”中的产品,其“三电”基本一致,差别或许就是电池容量上的差别,除了外观,在很多功能上可能都高度相近,其实这并不一定适合市场,除非在细节上各自都有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功能。并且,“双车战略”也很容易导致内耗。

不能神化“双车战略”

“‘双车战略’明显阻碍低端产品发展,形成产品线上的内耗。”李明认为,因为本来可以与低端产品有差异的车型,人为将其拆分成“孪生兄弟”般的双车,赋予其一定的差异,给人印象就是双车之间已经有高有低,低端车型的身份地位不言而喻。这是“双车战略”的“副作用”之一。

薛旭认为,在新品牌打造影响力的阶段,不适合“双车战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也许就会对新品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从以往的经验看,“双车战略”是一些有规模的车企、有影响力的品牌才去做。张翔表示,新能源汽车“双车战略”可能更适合中高端车型,对低端车型搞“双车战略”对于品牌资源就是一种浪费和损耗。“并不是所有车企都适合做‘双车战略’,立足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张翔强调。


返回顶部